甄二爷开宗祠的事情,三个人得罪了大太太。首选甄七娘,是她在诚大老爷面前举荐大奶奶做执事。
其次是大奶奶,不仅不推辞,据说还在人前人后暗示大太太的不是。林紫烟是个聪明人,秦氏不相信她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干。也许做完寿辰恩大爷一家就不想回京城里去了,临溪离京城很近,大爷即便顺利地连任两府总督,把家设在临溪也不算远。地方的官员们给他送礼的时候,也能避人耳目。何况还有连任不了的可能?
大奶奶一定是在打她的小算盘,虽然甄家的财产有她的一半,可那毕竟得等大老爷和太太百年之后,正式地继承到自己名下才作数。现在大家都吃着甄府公中的银两,他们一家三口不在府上住,还能巴巴地来要自己那一份吗?
再次就是小柳姨娘。胭脂淹死后,秦氏详细地询问了在场的丫鬟和小厮。一致的说法是,胭脂回沉香园取衣服的时候,七娘和二爷都在吃饭。就连七娘和二爷的丫鬟,也不曾有一个离开过。倒是柳姨娘房里的钱嬷嬷,随着胭脂出去了。尸体打捞上来后,胭脂的屁股后面,有明显的瘀伤,像是被人从后面踢进湖里去的。要说钱嬷嬷作案的动机也是很充分的,宴会时胭脂穿了一件妖媚的紫色纱衣去了西偏厅,大老爷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
秦氏迫切地感到目前的局面如果再不收拾,自己这个主母也就名存实亡了。这三个人中,最大的威胁是林紫烟。她不仅想搬回甄府,还惦记着主母的位置。想得真美!老太太没了还不到三年,千年的媳妇熬成婆。秦氏这个大太太的位置还没有捂热,居然就有人惦记了。
正当秦氏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一个人却打心眼里开心,那就是等着做义国侯府当家奶奶的甄三娘。她在为自己打着小算盘,大婚后一年半载,就过继个儿子,幸福生活就能过一辈子了。
每天用过早膳,三娘都是带着丫鬟梅花去沉香园给大太太请安。今天她心情好,主仆二人先到了聆湖居去看三娘,梅花手里捧着两只陶瓷罐子和一只食盒。三娘住在倚湖居,和聆湖居只是一墙之隔,
“七妹妹,梅花姐姐结婚,大太太准了三天的假,今早才回来。梅花的娘最会腌缨菜了,特意给我做了几罐,送给妹妹两罐偿偿。”三娘笑咪咪的,俨然已成为义国侯府世子的正妻。
百合接过缨菜,梅花又打开那个食盒,“这是早晨大太太让厨房做的脆皮小松饼,有凤梨馅的,豆沙馅的,玫瑰芝麻馅的。”
七娘说,“梅花大老远的从家里带来的缨菜,能有多少呢?三姐姐居然巴巴地惦记着妹妹。”说罢,纤长的玉指轻轻地拈起一块松饼,放在嘴里,又让百合和杏儿也偿一偿。
三娘有些失望,七娘那淡淡的眼神,根本不是她想要的。大太太亲自安排送点心到倚湖居,这是三娘的荣耀。能嫁到义国侯府,那更是求之不得的婚事。怎么在七娘的眼中就看不到嫉妒和羡慕呢?犹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没弄出一点声响,好没意思哦。
只是,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七娘的脸上。
象牙色的肌肤,微微卷曲的乌发,秋水般澄明的眼眸,不点而赤的朱唇……什么时候开始,七娘居然出落得如此漂亮!漂亮又有何用?想到七娘就要嫁到左府里给那个糟老头子作妾,应该是甄十几姨娘吧?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七娘和三年就结伴去沉香园请安。秦氏故意冷淡着七娘,热情地拉过三娘的手,嘘寒问暖。
义国侯府的孙夫人昨天就到了,秦氏在心中早已经打好了腹稿,演练了无数次。就怕孙夫人一口咬定不能退婚,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秦氏就先自我检讨,什么四娘这孩子从小被老太太娇惯坏啦,自己没尽到母亲的责任啦,四娘绝食好几天啦,差一点抹脖子自杀啦,如果勉强嫁到义国侯府会委屈了窦二爷啦,巴拉巴拉说了一大箩筐话。
孙夫人原本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四娘和窦寒生的婚事是窦老爷和甄家老太太做主定的,她本人还真不喜欢四娘的性子。即便自己的儿子残了,她觉得甄四娘也配不上。很现实的找个能踏实对儿子好的姑娘过一辈子,那才是正理。
秦氏见孙夫人没说什么,退婚的事情毕竟得和窦老爷商量,知道她不能一个人做主。但至少证明这桩婚事退成了一半,孙夫人本人是没意见的,就顺便说了让三娘顶替妹妹出嫁一事。
说到这,孙夫人有些动容,悲伤瞬间涌遍周身。生活真是现实得很,此一时彼一时了。上次为大公子相看姨太太,她都没看好甄三娘,现在嫡生的儿子寒生居然沦落到只配和庶出的三娘谈婚论嫁了。
孙夫人沉默了一会儿,至少婚姻大事,还要和窦老爷商议才能做主,让秦氏抄了甄三娘的生辰八字,带回京城里去。
到了百芳园,孙夫人怕儿子难过,强忍着眼泪才没流出来。把从义国侯府带来的小厮嬷嬷安顿好,又把甄家退婚换人的事情向窦寒生详细说了。
窦寒生的神情怪怪的,有点让孙夫人琢磨不透。母子两个一直感情很好,寒生有了心事都是对娘说。也许是突然致残心里有障碍吧?孙夫人也就不敢多问,只想着儿子的伤好一点就回到义国侯府里去。
孙夫人要先回京城,临走时,窦寒生说,“婚姻大事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寒生病得这样,希望娘亲和老爷能满足儿子一个心愿。甄四娘退婚我正求之不得呢,甄三娘我也是不想娶的。只望娘亲能说服老爷,满足寒生的愿望。”
孙夫人的眼睛就有些湿润,心酸地冲儿子点了点头。
“只是娘亲和老爷别马上回绝了甄三娘,就说在请人批八字,好吗?”
孙夫人一愣,这小子玩的又是哪一出呢?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见那一双清亮如水的眸子,波光流转之间,闪烁着幼年促狭时的精光。一个要在轮椅上度过下半生的人,会有这样的明眸吗?心里蓦然一亮,难道说…
................................................................
欲知后事如何,请关注第二十七章《找茬》。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