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夫人忙着收拾上京城所需要的东西的时候,薛螭拎着两坛上好的竹叶青去找他那个常年泡在酒楼的师傅王岩之。王岩之今年也快四十岁了,但身边一直什么人都没有。薛老爷曾隐晦的问过一回王岩之,王岩之说他的妻子已经过世了,他已经绝了再娶的念头。薛螭当时也挺吃惊,因为王岩之平时都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没想到还是这么深情的人。
在王岩之固定下来教薛螭武功后,薛老爷便帮王岩之在金陵置了一套宅子,不是很大,但一个人住显得就大了,薛螭曾劝王岩之弄几个下人,王岩之说习惯一个人了。薛螭也不好再说什么。
薛螭找到王岩之的时候,王岩之破天荒的在家。当他跨进王岩之的家的大门的时候,王岩之一个人在院里的石桌旁独酌,手里不停摩挲着一块玉玦,竟是难得的忧郁样子。看到薛螭到来后他淡淡一笑,将那块玉玦随手收了起来,问:“螭儿怎么这个时候过来,我听说你不是要跟着薛夫人上京吗?”“师傅,薛螭今日来有一事相求。”薛螭放下手中的酒,郑重地说。“哦,何事?”王岩之看着严肃的薛螭,挑眉问道。“薛螭希望师傅在我和母亲上京的这段时间里,能够护我父周全。”薛螭请求道,王岩之自顾自的倒了一杯酒,笑了一声:“你是知道的我说过你出师后,我便要离开金陵了。”“师傅为何要离开?金陵不好吗?难道我薛家有人亏待了师傅?”薛螭问。“你不必想太多,我答应过一个人,十年之后去见他,如今十年之期将近了,我该去了。”王岩之对薛螭做了一个安抚的手势后说道,“师傅要去哪里?”薛螭好奇地问。“我也要上京,不过只要在八月的时候赶去就可以了,”王岩之顿了顿,最后笑道“不过……我们毕竟当了这么些年师徒,我可以迟点上京,在明年八月之前帮你保护薛老爷。”“多谢师傅。”薛螭给王岩之行了一个大礼。王岩之伸手扶住他:“你放心,我答应的必会做到。”
薛螭求王岩之保护薛老爷其实只是瞎担心,因为薛家现在完全和书中不一样,他担心出些什么意料不到事儿,宁可做个万全防护。而且明年八月之前如果薛蟠中了的话,那时薛家老宅也差不多修整好了,薛老爷也应该到京城了。只不过,刚刚从王岩之家出来的薛螭觉得刚才的师傅有些不对劲儿,他知道王岩之是个有故事的人,因为他一直很神秘。不过,这件事儿很快被其他事扰乱了思绪的薛螭放到了脑后。
起因就是就是书中大名鼎鼎的冯渊香菱事件。原来这日薛蟠和薛螭在走之前被宋华约出去狩猎,在回来的路上薛蟠和薛螭看到了一个拐子在卖一个年龄不大的女孩,那女孩子颇有几分姿色,但对于薛螭来说他只是觉得是个漂亮的小姑娘罢了,谁知和他们同行的一个人看上了这个小姑娘,便出钱将那姑娘买了下来,却没想到这个姑娘已经被这拐子卖了一回,对方自然不依不饶的找上门。当薛螭听到对方的名字叫冯渊的时候,薛螭才知道原来这被拐卖的姑娘就是被那个“呆霸王”薛蟠打死人买下来的香菱,那个拐子看势头不对准备跑,被薛螭眼疾手快的逮住了,最后一群人因这是纷争不下,便揪着这拐子去见官。
薛螭和薛蟠也跟着去了,薛螭见到了原著中的贾雨村,他很不喜欢这人,忘恩负义,怪不得最后爬得多高摔得多惨。不过这回他哥薛蟠只是个打酱油的,也不知道这人会怎么判。不过这贾雨村办事效率也不是多高,直到薛家母子要上京了,这事儿也没个准信儿,至于这事儿最后到底怎么着了,薛螭是不得而知了,因为这案子结果没出来之前,他已经跟着薛夫人薛蟠和宝钗已经走到了去京城的路上了。
一路上,薛蟠和薛螭看到了很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流民。原本这些都是西北边境上住着的居民,可西北近几年来战乱频繁,这些人连家园都不能再呆着了,只能流向内陆。薛夫人看这些流民可怜,也捐了一些钱财给沿途施粥的庙宇,尽自己一份心力。
薛蟠一路上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也不一味的埋头在书中,薛螭知道他是被这几天路上的见闻给震撼到了。薛蟠的生活向来也是锦衣玉食绫罗绸缎,纵使他奋发上进,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这些底层人民的生活他其实并不了解。看着沿途因为战乱饥饿而死去的百姓,薛蟠开始思考他这么努力考科举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吗。薛蟠经历的毕竟还少,这个问题直到他真正入仕之后,才慢慢让他真正明白作为一个食君之禄的臣子,他应该做些什么。
薛螭虽然知道薛蟠被触目所及的境况震撼到,但并不知道薛蟠内心经过怎样转变。眼下离京城越近,他其实是蛮激动的,全书大部分的故事都是在这个地方展开的,虽然他不怎么喜欢这贾家,但是如今他还是与母亲和兄妹来到了这个故事开始的地方。
还有几天就要到京城了,薛宝钗在原著中的那个毛病突然犯了,幸而不甚厉害,好在薛夫人为了以防万一上京的时候带着那“冷香丸”,不然现下不知道成什么样了。不过,为了能让宝钗好好休息几天,他们就在路上多耽搁了几天。
说到这冷香丸,当初宝钗犯病的时候全家上下忙乱成一团,薛螭记得当时他8岁,宝钗忽然发病,薛老爷薛夫人不知道着急成什么样子了,请了多少大夫都不顶事。然后那俩和尚道士就又出现了,不过跑的太快了,他听说这两人来了就从王岩之那儿往家里赶,希望和这种神棍级的牛人物交流交流。可等他到家人早不知道哪去了,需要走这么快吗,薛螭当时觉得十分失落。(僧道乱入:不用可惜,咱们兄弟并不想见您一一+)。
不过那和尚道士也的确像原著中留下了药方和那个将“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嵌在金器上的法子。要不是看着宝钗吃了这冷香丸和戴上这金锁后真的好了不少,他就把这个所谓“金玉良缘”的信物毁尸灭迹,但是宝钗的健康在他心中更胜一筹。最终,薛螭想那贾宝玉不过就是块儿破石头,自己只要不要让宝钗嫁给那丫的,什么“金玉良缘”不就是一句废话吗。
断断续续的赶了差不多十几天的路,终于到了京城。薛螭和薛蟠领着管家薛林派着跟来的薛云先去了薛家老宅看了一下整修的进度,又在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收拾齐整后将拜帖递上,去贾家拜访。
薛夫人领着薛宝钗先去见王夫人,王夫人见到薛夫人和宝钗表现的喜出望外。拉着宝钗的手直说:“这便是宝钗吧,瞧瞧这模样和品格儿,妹妹可真有福气,有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薛宝钗表现的落落大方,看得王夫人越看越喜欢,至于真喜欢还是……只有王夫人自己知道了。
薛夫人看王夫人这般做派,自然也一副姐妹亲热的样子,笑道:“姐姐哪里话,宝钗那当得起姐姐这一赞呐,谁不知道姐姐的元春才是好呢。”“唉,说到元春,我那可怜的女儿入了宫也不知怎的了。”说着说着王夫人就开始用帕子抹眼睛,薛夫人终是不忍,安慰道:“元春一看就是造化大的,姐姐你要放宽心。”王夫人又和薛夫人叙了几句便领着薛夫人和薛宝钗去见贾家的老祖宗贾母,毕竟他们现在要住在贾家的,自然要贾家最高的老夫人首肯。
薛螭和薛蟠则在外边与贾家的二老爷贾政寒暄,不过准确地说是薛蟠在和贾二老爷聊,薛螭在一旁当布景板。薛蟠和这位政二老爷聊得四书五经什么的薛螭根本不怎么能插上嘴,所以只能在一旁老老实实的发呆,他在一旁正在数这位政老爷书房挂了多少幅字画的时候,被薛蟠暗中一个“如来神掌”拍醒。
薛螭反应过来,原来贾政刚刚在问他话。他连忙施了一礼:“是螭儿失礼了。”贾政这位同志十分喜欢摆着长辈的架子训人,所以薛螭毫无意外的被说了几句。薛螭暗中翻白眼,早知道就不走神儿了,倒省的让耳朵受这份儿苦了。
两人终于被贾政同志放过后,刚走到门口薛蟠的小厮早就在那守着了,对兄弟两个人说:“大爷二爷,二爷夫人叫您去后边儿,说是贾家的老夫人要见您。”薛螭也有点吃惊,虽然他读书不怎么好,也知道他应该是外男吧虽然他才十三岁,但是可以随便进别家内眷呆的地方吗。兄弟两个对视一眼,薛蟠让那个小厮去告诉里边这不方便吧。可不一会儿,那小厮便又跑了来,说贾老夫人说都是自家亲戚不碍的。没办法,薛螭只得跟着这小厮走到后院。
其实真说起来薛螭心里有点小窃喜的,因为这回应该可以看到林妹妹的,他原本以为只能以后找机会看一眼,不过现在既然人家都不介意了,自己自然是无条件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