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螭翱九天

首页

设置

  • 关灯

第七章 考科举

    在全家人的殷切期盼下,薛蟠不负众望的过了院试,成了廪生。偏赶巧,来年便有三年一次的科举大试。此时,一直教薛蟠的叶先生也说薛蟠可以下场一试,即使这场不过,也算是积累经验,薛蟠还小时间还很多。

    薛蟠最终自己拿主意决定明年下场一试,读了这些年的书,总是希望自己能有个成绩的。于是,薛蟠同志就十分热血的投入了第二年乡试的考前复习。薛螭看着自己这个哥哥每天除了吃个饭就知道在书房里看书,觉得有必要将自己这个快要陷入魔障的哥哥拉出来。虽然他希望薛蟠可以在这一方面出人头地,但是他这样弄,不仅薛螭担心,薛夫人和宝钗早就急的不知什么样了,上次薛蟠考秀才的时候,考了十天,出了考场都快沧桑的不成样子了,好在薛蟠底子不错,不然这又是一件要命的事儿啊。当时薛夫人直和薛老爷抱怨,都是薛老爷将孩子逼成这样的,弄得薛老爷哭笑不得。

    “哥,你先将你那本书放下吧,我有事儿跟你说。”这天,薛螭带着薛夫人和宝钗的嘱托和期望来到薛蟠的院子,希望能把他捞出书房去转一转。“螭儿,有什么事儿,我快把这最后一篇看完了。”薛蟠去夺被薛螭刚刚从手中拿走的书。“哥,这书有的是时间看,我有重要的事儿跟你说,难道你弟弟我还比不上一本书吗?”薛螭故作严肃地说。薛蟠没法,无奈的晃了晃手:“行行行,有什么事儿你快说吧。”

    “哥,宋大哥哥弄了个好东西说要给我看,我想去看,可爹说我每天往外跑,这回不让我去,我跟他说这回是带你出去散散心,减轻一下你考乡试前的压力,你就和我出去一回吧,我真的想去看。”薛螭装可怜的说,薛蟠也不是个笨的,略一思考便知道弟弟这样做是为了让他散散心,以免熬坏了身子,他估计这背后还有娘亲和宝钗甚至是父亲的意思,于是他从善如流,伸手点了点薛螭的额头:“你呀,整天就知道贪玩儿,好吧,我答应了。”

    薛螭松了口气,自己这薛蟠哥哥和《红楼梦》中的那个除了名字一样,完全是两个人,就这爱护家人,为人仗义的性子还没变。“我就知道哥你肯定答应我,我去告诉妈,等会儿我啊。”薛螭一溜烟儿跑走了。

    报备过薛夫人后,薛蟠和薛螭领着几个小厮出了门。薛螭领着薛蟠去和宋华约好的酒楼。等到了酒楼,宋华看到薛蟠,笑着向薛蟠走过去:“哎呀蟠兄弟,能让你出现在我们这里,真是不容易啊。”薛蟠浅笑:“宋兄说笑了。”看薛螭薛宝钗就知道薛蟠的样子肯定差不了,这样一笑,还真有点儿翩翩佳公子的味道,直让跟前不少人看呆了。

    “宋大哥哥,你不说要带我们去看新鲜的东西吗,在哪儿啊?”薛螭忙出声让这群发愣的人回神。宋华忙说:“是是是,前几天我偶然的了一个玩意儿,今日请大家来跟我去鉴赏一下。”众人听他这么说,便都跟着他走,去看那所谓的稀奇玩意儿。

    薛螭一向觉得这种活动很无聊,但今天为的是让薛蟠出来放松一下,所以也装作一副很好奇的样子,很想看的样子,拉着薛蟠一起跟着去。

    其实所谓稀罕玩意儿也不是没见过,在薛螭眼里不过是几件有些年头了的文物。不过薛螭倒对今天的这场行动挺满意的,因为薛蟠今天也兴致勃勃的和众人讨论这些东西,达到了薛螭希望达到的让薛蟠散散心的效果。

    自从这次散心行动成功后,每次薛蟠将自己关在书房太久,薛螭就找些借口拖着薛蟠练练拳脚,出来放松放松。

    转眼间就到了第二年八月,在薛蟠去考乡试之前,薛家上下就忙乱了一阵子,连薛螭都不由得紧张起来,虽然说实话没他什么事儿。

    等到薛大哥哥考完试回来,因为薛蟠脸色不好,薛府里都没人敢问薛蟠到底考得怎么样。直到乙榜出来。

    在等待放榜的过程中,薛家上下是严阵以待。薛螭上辈子没读过高中,但听人家说过高考,他上辈子有一兄弟,是他的军师,这个兄弟比他大两岁,成为孤儿时父母也给他留了一定遗产虽然不多但够他读完大学,但当时他们在的那个孤儿院院长病逝后孤儿院被征收了,他们这一大帮子没人要便只能出来租个房子挤在一起,这个兄弟将自己的钱拿出来供大家吃穿,这个兄弟成绩很好,但后来没钱了原本也是要撤学了,他们找到了这个兄弟的一个亲戚,在人家门前跪了一天一夜,求这家人帮忙供这兄弟继续读书,这家人也不富裕,但看在他们可怜的份上,也答应帮忙了,这兄弟最终也考了个重点大学,出来后放弃了高薪稳定的工作来帮他。

    薛螭一直记得当时他们这一大帮子人等这兄弟高考成绩出来时就像现在等薛蟠乡试放榜。乡试放榜那天一大早,薛蟠等在家里,薛螭带着几个小厮和管家薛林的儿子薛云一起去看榜。那张贴乙榜的地方那叫一个人满为患,幸亏薛家在金陵算的上是特权阶级,薛螭他们也在榜前占住一个有利的位置。知道乙榜出来,薛大哥哥考了乙榜第七名。

    薛家这回简直是沸腾了,除了薛蟠薛螭的祖父是紫微舍人以外,薛家再没有能过乡试的人。薛二叔倒算是他们那一辈儿读书读得好的了,也不过是中了个秀才,第一次乡试名落孙山之后,因为要帮忙打理家业,也就没有再继续考。这回薛家出了个举人老爷,不管怎么说,这进入仕途有望了呀。

    上薛府道贺的人络绎不绝,借机套近乎的也不少,甚至京城那边薛夫人的哥哥王子腾(王老夫人已过世)和贾家都送来贺礼。不过薛蟠此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气场,并在此期间一直表现的很淡定,让不少人说,薛大公子行事稳重,又考上了举人,将来必定前途无量云云。

    薛螭这几天也很乐,薛家的命运一步步改变,连本该会有事的薛老爷到目前为止也一直健健康康,照这样的好势头下去,薛家何苦在看什么贾家人王夫人的脸色,还悲催到把宝钗嫁给那个绣花枕头竟然也是种好选择,既然已经决定改变命运,那么就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

    薛蟠考上了举人,接下来会试就被放上了议程。薛老爷早就派人去京城收拾薛家在京城的宅子去了,就是备着如果薛蟠考上举人得去京城。可京城的老宅多年没住人了,一时半会儿还打扫不清楚,偏偏这时皇帝又下恩旨“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选自原著),薛宝钗得去应选,可自家在京城的宅子还没好,这如何是好。

    正在这个当口,薛夫人的姐姐现贾府二太太的王夫人给薛夫人来了信,说知道明年初薛蟠要参加春闱,薛宝钗也要选秀,就顺势邀请薛夫人去贾家看她。王夫人在信中说,她知道薛家在整修京城的老宅,但一时半会儿也整修不好,为了不误了薛蟠的会试和薛宝钗的选秀可以先暂住贾家等等。薛夫人很是疑惑,她和这个身为嫡女的姐姐当初未嫁时并不是很对付,王老夫人的葬礼上她们见过一次,还算和平,但现在这唱的是哪儿出啊。薛夫人与薛老爷私下商量半宿,最终决定不管这王夫人有什么想法,还是先承了她这份儿情,毕竟蟠儿和宝钗等不得,而且贾家毕竟有过一个女儿进宫,宝钗在贾家也可以顺道知道点儿经验。

    最终,薛老爷宣布让薛蟠、薛螭薛宝钗跟着薛夫人上京去贾家借住一段时间,等老宅收拾好了立刻搬回去。薛老爷在这边打理好和薛二叔交接好金陵这边的生意,还有老宅修好后会立刻去京城找他们母子。

    薛螭听了薛老爷和薛夫人的这些决定特别是去贾家的这个决定后,感觉无比的胃疼,这弄来弄去还是绕不开这家人,罢了,这贾家好歹也是书中的主角,特别还与他家粘着亲带着故,不是那么容易绕开的。然后他开始不断的安慰自己,比如至少去了贾家可以看看书中芳华绝代的世外仙姝林妹妹,而且京城毕竟与金陵不一样,就当是去旅游了。

    薛蟠和薛宝钗倒是无所谓,他俩是必须得去京城的,有母亲和薛螭陪着,令人反而觉得更安心。这贾府的人是圆是扁倒与他们没多大关系了。不过薛宝钗还是有点期盼的,她自幼也没有什么闺中密友和同龄的女孩儿陪她玩耍,虽然她一直不在意,但心到底是有几分寂寞的。特别当她听薛夫人说,贾家很有几个钟毓灵秀的女孩儿,而且年龄还和她差不太多,她倒是很想见一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