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团宠小娇娘

首页

设置

  • 关灯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堂扬名的金河县令

    可惜,他们走到哪里,惊起一片蝗虫,待得前脚离开,蝗虫后脚儿就又落下。

    眼见,西瓜田里,就只剩下了光溜溜的西瓜,茎叶全无。

    就是西瓜表皮也被啃的斑驳…    “呜呜,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面对如此惨相,面对全家的破灭的发财梦。

    所有人都是手足无措的放声大哭!

    方家的西瓜地同样也是寸草未留,即便早有心里准备,方老汉也是心疼的腿软。

    但事已至此,再心疼也没办法。    “大伙儿回去缝网子,都给我抓蝗虫,我们家里收!两文钱一斤!

    晒干以后,喂鸡!

    绝对不能饶了这些该死的蝗虫!”

    “对,不能饶了它们!”

    众人用手抓,用脚踩,发了疯一样的开始抓蝗虫。    消息很快传开,本来为了家里收成被毁,哭天抢地的妇人们都跳了起来。

    扯了裙子做网子,端着盆桶,漫山遍野的抓蝗虫!

    蝗虫当然抓不完,死了一只还有千万只。

    两三日功夫,山林变得光秃秃,田里更是只剩了带着芒刺的小麦,但叶子也没了,只剩了尚未没成熟的麦穗。

    蝗虫没了吃的,又开始继续往北飞去,留下茫然的百姓们,欲哭无泪。    尤其是梨花坳,村人舍不得那些被啃得斑驳的西瓜,抱回去劈开,都是粉红颜色,再有三五日就能成熟。

    偏偏就是这样的时候,被断了财路。

    有妇人抹着眼泪,“呜呜,这都是银子啊。

    幸好先前卖的银子,还没来得及花掉。”

    “不,幸好房前屋后没少种土豆和红薯,否则别说银子,今年怕是要饿死人了!”    众人互相安慰,也互相哭诉,直到进城的村人归来。

    “你们不知道,城里为了买粮食都打起来了!

    县衙出动了兵卒,抓了很多人呢!”

    “买粮?

    哎呀,可不是吗,咱们和南边几州都绝产了。

    不知道要不要交税粮呢,就算不用交,一家子过冬都是大问题。”

    “咱们住在村里还好,住城里可是完了,买不到米就要饿死了。”

    世上从来都是,有对比才有幸福感。

    想想城里人的悲惨,再想想自家。

    虽然断了财路,但起码不缺口粮啊,不必为了活命挣扎。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特别是他们抓的蝗虫送到方家,当真换了大把的铜钱回来。

    就是再心窄的妇人,也稍稍见了笑脸。

    而其余几村,也有村人来卖蝗虫,顺带感谢方家之前大力张罗,要各家多种土豆和红薯。

    他们除了卖给方家之外,自家也是留足了,这会儿倒是成了救命粮。

    方家借着这些人的嘴,又放出消息。

    先前送到方家的土豆和红薯,若是有谁想要毁约,也可以。

    但只能收回一半,不能全部收回。

    立刻就有人拿着契书找上门,倒不是这人想另卖旁人。

    实在是家里亲戚朋友太多了,这次庄稼被毁,没有活命粮。

    知道他们家里种了不少土豆和红薯,就纷纷找上门,讨要一些,供给全家熬过秋冬。

    这人本在犹豫,听说方家放出这样的消息。

    他当真是感激,收回一半的土豆和红薯,又拿了那一半卖得的银钱。

    回去路上,但凡见到人,他就要说方家的好。

    众人也都不是傻子,想想春日时候,方家高价收购,引着大伙儿多种红薯和土豆,半卖半送让各家养鸡鸭,如今连蝗虫都开始收购。

    桩桩件件,都是帮了大伙儿的忙。

    无论是有意,还是巧合,方家对大伙儿有恩,这是抹不掉的事实。

    旁人还只是猜测,但庄园里,陈武和朱盛、郭荣三家却是太清楚了。

    偶尔聚到一起,私下说起。

    “你们说,主家为什么春日时候就知道会起蝗虫?”

    “是啊,难道真有那个神算?”

    “不管有没有,主家都太胆大了。

    若是蝗虫不起,家里收了这么多土豆和红薯要怎么办?”

    “主家心善,我们跟了这样的主家,是我们运气好。

    有些事,咱们也别多那份儿心思,只管好好做事就成。”

    “说得对,主家又不是做了坏事。

    活人无数的好事,就算有些糊涂地方,咱们也一起糊涂就是了。”

    各个村子都在收拾蝗虫留下的烂摊子,能收些什么就收些什么。

    如今看着也许不起眼,但冬日时候就能填饱肚子呢。

    方玉被频繁叫去县衙,陈大人见了他比见到亲儿子还亲。

    这次蝗灾过后,朝堂必定要查常平仓的存粮。

    金河县不怕查!

    不但如此,他还事先买断,把几个粮商的存粮都送进了仓库。

    只要限定销售量,细水长流,避免囤货居奇,金河县的百姓就都能保证买到平价粮食。

    就算吃不饱,也绝对不会饿死。

    整个县城有常平仓和这些存粮,就能保证不饿死一个人,安全过冬。

    如今,他只等着各地向上奏报损失的时候,一枝独秀,展现一下他治理有方。

    这一切都归功于方玉的提醒,还有方家收购红薯和土豆的神来之笔…

    方玉出入县衙,带回的消息也越来越多。

    蝗虫又往北飞了千里,终于因为天气变冷,消退下去。

    但大面积的损害已经造成了,整个大魏,一半州府减产或者绝产。

    各地都是叫苦不迭,百姓们为了过冬活命,开始投奔亲友,或者卖身大户为奴仆。

    当然,更多的是无依无靠的人,已经形成了流民,开始慢慢往北边的京都聚集。

    因为京都没被蝗虫侵袭,因为京都是天子脚下,最富庶的地方。

    富贵门第,随便一桶剩下的饭菜都够十个流民活命了。

    各州府压力山大,要照管自己的百姓,还要保证路过的流民不闹事,不饿死,简直愁的官老爷们秃头。

    朝堂上,为此也吵成一团,粮税是肯定要免了。

    但流民怎么安顿,赈灾的粮食从哪里来?

    这个时候,金河县陈县令就如同他设想的一般,成了一颗与众不同的新星。

    提前预判蝗灾来临,大胆节流米商的存粮,看守常平仓。

    又指引百姓们多种土豆和红薯,避免了彻底绝产。

    起码保证了一县百姓,不会成为流民,不会有饿死之危。

    当即就有嘉奖发下来,陈大人官升一级,赏银五百两,只等两年任期到了,就可以回京去述职,等待更好的位置了。

    结果,送嘉奖的使者不等离开金河县,流民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