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宫锦

首页

设置

  • 关灯

第十九章 谜题

    时间过得很快,龙锦卫恢复日常训练十余日后既是元宵佳节,大瑞朝的风俗,元宵花灯是比春节大年还热闹的日子,全城百姓,无论美丑贫贵,皆会在这一日结伴出赏花灯,而云集闹花灯之处,则是京都护城河畔的滨河道,傍晚将近,堤岸旁的高树之上便缀满了橙黄红绿形态各色的花灯,沿护城河迤逦蜿蜒开,远远望去就如一条五彩火龙环护京都。

    加上林荫间宽阔平整的青石板路更可让游玩者惬意漫步,随意欣赏头顶的灯饰,另设猜灯谜,投灯彩等活动,那番热闹真是非寻常时日可比。

    不过闹花灯虽然是在护城河边,花灯会的开场却是在距离皇宫不远的逻星楼台前,典时皇上会携内宫家眷一起于城楼上观赏狮子闹花灯,而一番角逐逗趣后,抢到绣球彩灯的狮子会将绣球奉予圣上,圣上欣然纳彩,表示享受万民拥戴,接着奉读天佑大瑞,来年国泰民安之类的诏告,待圣上读到“今夜朕将与国同庆,与民同乐”时,鼓乐齐鸣烟花盛放,即是花灯会的正式开始了。

    此时,正是逻星楼前舞狮子表演最激烈时,青厂内秦三白却在召集龙锦卫们训话,“我想大家都已经猜到了召集你们的原因!”秦三白清了清嗓子,言简意赅的直奔主题,“没错,龙锦卫的第二次测训就定在今夜。”

    说完,秦三白有意停了停,下属们的眼睛在微暗的天色中灼灼闪光,他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我很理解,经历了上次的挫折,你们每个人都一定在憋着一股劲儿,想要一洗前耻,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本次行动欲取得成功依然困难重重,不仅要靠你们平日的训练,更要靠你们的大脑,另外行动地点设在花灯节上,也就是护城河畔的滨河道,有几条纪律是必须遵守的,但凡违者,无论他本身的行动成功与否,都一概判定为失败,情节严重者还将受到处罚,甚至立即被开除出龙锦卫,你们听明白了么?”

    “是!”下面一阵阵齐齐的回答。

    “第一,不得扰乱花灯节不得惊扰民众;第二,假使不幸撞见你们的亲戚家人,要立即回避,不得擅自接触,更不得暴露自己的身份以及此次行动的内容;第三,无论行动成功与否,都必须在子时末刻前返回青厂,记住了,是子时末刻前!”

    秦三白一口气宣布完纪律,威严的环视了一遍他的下属,接着道,“要是没有疑义,下面我就将说一下此次行动的要求。”

    “此次行动你们将分为四组,在花灯会上寻找一个叫福春的人,想办法从他身上取得一只用火漆封好的木匣,并将木匣内的东西完好无损的带回青厂,听上去……是不是很简单?”秦三白问道。

    承欢他们没有动,因为“简单”二字从秦三白嘴里说出来,简直比他说棘手还令人紧张,“一定,一定还有更多的要求吧?”孟与其鼓足勇气发问。

    “没有更多的要求!只是让你们带回木匣内的东西而已!”秦三白淡淡答道,“但我要提醒你们的是,你们碰到的福春可能是假的,假的福春所携之物自然也是假的,辨识出如假包换的福春,并取到他所携带的真的物品,最先回到青厂的那一队才能算胜,另外,只许智取,不得强夺,妄想能强行取到木匣的人,我劝你们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因为你们任何一个人都不是福春及其随从的对手,要是你们吃了亏,自取其辱,可别怪我事先没提醒你们!”

    “那木匣内到底是什么东西,秦统领可否提示一二?”李孜听得云里雾里,实在忍不住想问个清楚。

    “木匣内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也不大清楚”,秦三白无奈的耸了耸眉头,“我只能说这样东西必定与皇宫有关,说明白点,就是万娘娘今夜在逻星楼花灯会开场之前,会亲自将一样东西放进木匣里,然后封好交给福春,只要福春能确保东西在丑时之前不遗失,那便是福春胜你们输,反之亦然,你们取得东西之后,会连夜送进皇宫,由皇上和娘娘裁定你们的胜负,真真假假,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这就要考验你们的辨识能力和分析能力了!”,秦三白再次环视着属下,“还有什么要问的,趁现在赶紧,一旦开始行动,你们就全要靠自己了。”

    “可是!”刘素忍无可忍,“花灯会上那么多人,我们怎么知道谁是福春谁不是?这不耍弄人么?”

    秦三白笑了笑,“话都说得这么明朗了,你们还想不透吗?娘娘能亲手将东西交给福春,说明这个人也与皇宫有着莫大的关系啊,言尽于此,秦某祝各位元宵节好运!”

    半个时辰后,防河大堤上,随着一盏盏莲灯被逐次放入河中,整条护城河也异样泛彩起来,岸上通明辉煌的灯火与水中的倒影以及莲灯的游动交相辉映,形成两条火龙游走于天地之间,身在其中恍然如梦,而人群簇拥里,承欢却在望着河水呆呆的出神。

    “承欢,你一直都不说话,到底在想什么啊?我们时间不多,还是赶紧找人吧?”李孜在一旁焦急的催促着,面对着灿烂如锦织的灯火偏偏无心欣赏。

    三十六名龙锦卫落入花灯会上,便宛如石沙入海,茫茫然各自不见踪影,虽说是分为四队,但大家为了节约时间,全都作两两散去,承欢他们这一路,到最后,也只落得仅李孜跟随她亦步亦趋。

    承欢仍是没搭理李孜的迭声催问,她在想和皇宫有莫大关系的人会是谁呢,但即使明确知道一个人的高矮样貌,在人来人往似潮水的花灯会上找到他,又谈何容易,何况秦三白的提示说基本等于没说。

    身边忽然传来两个男子寒暄的声音,一个年长一个年少,话语中透露出猛丁碰面的欣喜,彼此好像很熟络,几句寒暄过后,年长者便问,“放了莲灯没?”

    年少的答,“年年都放的,今年自然也不例外,你呢?”

    “我也放过了,喏,早就飘远去了,刚想说去瞧瞧灯谜,若是能猜中,不还能捞点奖品么?”年长者笑,“可巧,就看见你了!”

    “诶,猜灯谜啊,我也有兴趣的很呢,虽说小生这方面略有些愚钝,然则亦有那浅俗易破之谜,猜来玩玩,图个乐呵不失为元宵一趣嘛!”年少的嘻嘻哈哈,打趣着说。

    “就是就是,反正难得高兴,不如我们一同去瞧,比一比看谁猜出的多怎样?”年长的挽起年少的胳膊,拉他往人群外挤。

    “好啊好啊,多个伴就更有意思了!”两人说笑着走远,承欢听得若有所思。

    “承欢,哎呀,到底怎么办你倒是快拿定主意啊!”李孜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总不能什么也不做这般枯耗下去,还没努力过就认输吧?”

    “当然不能!”英承欢回过头,“走,咱们去灯谜兑奖处!”

    “灯谜兑奖处?”李孜莫名其妙,“去那儿干嘛,难道咱还有功夫猜灯谜玩?”

    “我是觉得”,承欢迟疑了一番才说,“既然逛灯会,寻常的人都不免会去猜点灯谜,那么猜中了便有奖,不论奖品大小总归还是不忍放弃,这种心理下或许我们就能碰上我们要找的人呢?”

    其实几句话不过是胡乱哄着李孜而已,英承欢之所以要去兑奖处,是因为她忽然想起宫里的人也很喜欢玩猜谜,逢年过节,亦有些嫔妃们合着太监宫女以此寻些乐子,而奖品多半都是皇上皇后打赏的小玩意儿小饰物之类,虽说未必贵重,得着的人却无不开心欢喜。

    当然,热闹总是和她这个神宫监的小太监无关的,所以承欢一开始并未想到这层,倒被两个陌生人的闲聊给点醒。

    “能行么?”李孜将信将疑,愁眉苦脸的跟着承欢快步疾走。

    “死马当活马医罢了!”承欢简短的抛下一句。

    李孜叹口气,心想他们两人好歹算是有所行动了,比对着河水发呆的好。

    走到一半路程,承欢像似想起了什么,停下来等李孜跟上,然后兜头就问,“你,你带银子了么?”

    李孜愣了愣,“银子?你要干嘛?”

    “到底带没带啊?”承欢一边问一边望向道旁树荫下,那里站着一个挑着货架,叫卖各式各样好看的小花灯的货郎。

    “你喜欢?”李孜顺着承欢的目光也看到了货郎,从怀里摸出一两银子,“喜欢就买一盏吧,挺好看的,小时候我娘常给我买,不过……”

    李孜本来还想说,不过这也不是买花灯的时候吧,承欢却已打断了他,“不够,还有没有?”

    “你……”李孜脑子打了结,舌头打了结,“你,你到底要买多少啊,一两银子还不够?”

    “全部!”承欢盯着李孜,“有多少银子快掏出来啊,别磨磨蹭蹭的!”

    李孜瞪大眼睛望着承欢,“你是不是疯了?”

    承欢不说话,把手伸到李孜跟前,一副要李孜只管掏银子的表情,李孜咽了口唾沫,最终很无奈的抬起一只脚,从靴筒内摸出一锭五两的放到承欢手上,又抬另一只脚,再摸出五两,“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