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韩歆甚至问我要不要喝酒。
我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韩歆起身,走到院子的某一角落,搬开上面的大缸,然后又掀起了一个盖板一样的东西,再将身向下一探,等他起身之时,手中已经多了一潭酒。
韩歆抱着这潭酒过来,与我道:“这酒我藏了三年,其实七年以上再品此酒,才是味道最醇之时,到第八年之时又稍不如前了。本不应该献丑,只是今天有贵客临门,又没有什么好的东西,只能拿这个来充个数,还望公主勿要见怪。”
虽然他口中说这酒现下还不好,可是我已经分明嗅到了它那独特的香味,想来入口定然也是不错的,只是不知道再四年之后,当是怎么样的一个美味法。
所以我顺口答道:“这有何难?四年后的今日,我再与你同来此地就是了,只怕那时大功告成,你不肯与我分享了。”
话一出口,他脸上的神情明显变了变,而我也住了。
在这国破家亡之际,许下这日后相见的誓言,然后又成为了彼此的牵绊,那又是何必呢?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可后人也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其实又何须管他呢?今朝有酒今朝醉吧,这世间的酩酊大醉,也只是这么简单而已。
可是韩歆,他却将酒与我及他自己斟满,不劝我喝,反而自己先干为敬:“公主,韩歆答应你,四年后的今日,我们重回此地,再行畅饮!”
我点头微笑。
其实那一刻,我也是深信不疑的。
后来,我虽然是止着量,可是依然很尽兴,总觉得人生乐事,莫过于与一知己把酒言欢,畅饮至天亮。
席间,我问他:“这是何地?”
便到此时为止,韩歆都是一副千杯不醉的模样,可他抬眼看我,与我说话时,我却瞧真了他双眸之中的醉意:“这是我家,我在这住了很多年,直至师傅有一天带我走,三年前我来京城,埋下这坛酒,之后幸与公主相识。”
短短几句话,却将他生世和盘托出,而我,也牢牢地记下了这一夜。
作者题外话:今次永夜
唯一生记
是为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