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山论书团评论合集

首页

设置

  • 关灯

写评总结 by陈小二

    、概念:小说是已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塑造方面: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他人或景的烘托。《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认识和评价人物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装在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的人物,只要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就不可能死绝。《悟空传》中,那让人永远忘不了的反问以及不屈抵抗,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牢笼的挣脱和直言相对。《诛仙》中碧瑶仙子,同样永远活在读者内心中。

    、情节结构方面

    辨析五个,即()、什么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什么()。

    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到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回到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项链》出乎意料之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有力的突出了主题。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多数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为了表现群众的愚昧,设置了买药的、吃药、谈药、药效这条明线;为了表现辛亥革命,又设置了革命者被杀、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成为闲人的谈资这条暗线。再以两条线的交织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搜神记》中大多以拓跋野和蚩尤为中心,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展开双重线路。时而跳跃的情节和思维不但没有使读者感到迷茫,反而极容易代入其中,身临上古神话时期的震撼。

    、环境描写方面

    自然环境描写方面,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等。《诛仙》《狂神》开头的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

    、主题内容方面

    一般小说是通过几个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网络小说大多是以单个人物为主,铺张陈辞,架桥设路,多为单纯故事,揭示理论较弱但是中心统一。主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一下几点: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生中真善美和假恶丑。(麦琪的礼物》)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警察与赞美诗》)

    (3)通过寓言、寄予人生哲理。

    (5)虚构生活经历,反映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格列佛游记》)

    、语言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作者有时会让我们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让我们领悟寓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会让我们初步感受到作者的语言风格,而我们要做到的把握的就是捕捉作者的某一句话,某一个细节或某一个故事的点拨。(例《知北游》《高手寂寞》)

    对一些评论员要说的话。

    、人物形象塑造的点评

    误区: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或者贬低人物的思想品质,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人物。

    应分四步解析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现代小说)。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再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语句表述出来。(这里我们在评论中可以把它当作论点来使用。

    、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析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①是对主要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例:《笑傲江湖》的贯穿全文)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者发展了人物性格,或者表现了人物性格。(《红楼梦》的超强人物描写)

    ③是对整个故事气功界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在概括描写的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设悬、伏笔)

    ⑤揭示主旨

    、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主要情节安排和主要人物想象的塑造上。一本成功的小说在于能够在读者的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便是关键所在。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知道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大部分人写评最大的误区。

    肩上评价小说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的误区是,过分把该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创作技法的成败,认为一发表的文章或者上架出版的小说总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评的意见;以自己头脑中固有观念看待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评价小说的标准,合自己口味的则说好,否则就说不好。

    肤浅的评论是将自己当作普通读者,自我代入作品后以第五人称或者上帝视角来看待作品,造成的结果就是过度片面化和个人观点过强。借用佛家的“出世”与“入世”理论,评论者应当“出入结合”即先“入”后“出”,可以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时可以解决边读边思考时不能全面吻合作者心理,或先“出”后“入”带着问题去看书,那么一切便迎刃而解了。当然,回归原点,这两法则尤其是后者则要根据评论员资深程度或者读者经验和感性认识,形成不同的论据了。

    、主抓关键语句、重要词语,这里相信大多数人办起来没有问题,所以不再赘述。

    、透过故事看事情与框架,分析作者所表达的内容。

    朱光潜曾经说过:“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也就低下了。”何以然也?因为“一部好的小说,或文章应当作一首诗来看。”大多数人以及那些不爱诗只爱小说戏剧的人,至多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真正超一流小说家并不是什么讲故事的高手,他们的书中,都是一些最简单不过的情节,但是真正透过故事背后的内容才是他们要表达的真正意义。所以说再美的故事也不过是花园中,支撑藤蔓的花架罢了,真正品读小说应该是探寻书中有趣故事以外的艺术技巧,如若不是,那么还不如去看《福尔摩斯》《柯南》或某站码字大神的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