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山论书团评论合集

首页

设置

  • 关灯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写这篇文字缘于华山论坛里的一个帖子,一个叫“火成岩”的书友问“怎样去刻画一个人物的形象”。首先很欣慰终于有写手能目标明确地在这里寻求一些具体方向的讨论了,而不是不管不顾地只把自己作品链接一丢,甚至连自己好在哪里差在哪里都茫然不知。

    “形象”,金山词霸对这个词给出的解释是“用有效和生动的语言刻画和描写的有形或可见的表现”。就像那个帖子里说的,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也在于若干年之后,读者一提起书中某个人名,立刻脑海中又出现那个活生生的印象。是的,在我理解,“形”是作者给出的描写,而“象”就是在读者脑中形成的印象。

    但“形”又绝不仅仅局限于外形的描写。刻画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既可以通过外貌、神态、语言等感官印象的传递,也可以通过与故事情节相辅相成,利用人物个性的塑造、人物技能的展现、人物际遇的安排等深入刻画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先声夺人”、“绿叶衬花”、错位搭配等手段技巧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书中人物的印象。下面结合一些广为熟知的文学作品一一详解。

    外貌

    如同我们现实中接触一个人,那么最初级的印象往往是他/她的外貌,甚至有时候这个初级印象会一直影响到其后更高级印象的产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貌取人”。人物外貌形象的塑造有两点:一是外貌塑造最好符合人物设定,这个很好理解,好比林妹妹这天仙般的人物就不能天生一张麻子脸,靖哥哥这种忠厚老实胸襟坦荡的正面大侠人物就不适合獐眉鼠目……二是外貌描写没必要面面俱到,最好能突出一个特点,既符合人物设定又能够让人一下子就记住的。比如我们很容易就记住四条眉毛的陆小凤,永远一身白衣的西门吹雪,而《楚留香》中水母阴姬略高的鼻梁则凸显了这个女人独立刚毅的性格,而《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哥仨的外貌分别是:“刘备:刘玄德,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关羽:关云长,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张飞:张翼德,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神态

    如果说外貌还是静止的表现,那神态已经可以让我们动态地去更深入了解一个人物了。而神态同样可以是很多人物所独有的标签。比如我们绝不可能看到李逵会倚门回首、含羞不语,而郭靖则更不可能嘴角带了那所谓“邪邪一笑”。神态同时也是人物个性和故事情景所共同决定的,该喜时候喜,该悲时候悲,如果一个人物刚刚父母双亡,痛不欲生,转脸儿又和别人嘻嘻哈哈,这只能叫二傻子了。另外各人有各人喜的方式,各人有各人悲的表现,林妹妹每到伤心处必揪了手帕抽抽搭搭,而张飞死了二哥则是旦夕号泣,痛饮而醉,这个也是人物性格所决定的,乱不得。

    语言

    有句俗话叫“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意思是顺着通话对象的语言方式做出改变,其实换言之是因为“什么人说什么话”而决定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语言可谓是人物一张有声的名片。与外貌描写类似,人物的语言一方面要与人物个性相符,该文的就文,该粗的就粗,该繁的就繁,该简的就简,所以王熙凤作诗就只能起一句“一夜北风紧”,而从林妹妹的樱桃小口里则断然不会冒出“直娘贼”这几字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的技巧,有时候给某个人物一个口头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亵渎》中骨龙的那句“太卑鄙了,太无耻了!”立刻衬出骨龙这个邪恶马屁精的形象;又比如《武林外传》中吕秀才那句“子曾经曰过”既有现代人的喜感,又符合这个人物书呆子的形象。

    人物个性的塑造

    其实前面说的这些,尤其是神态和语言都与性格息息相关。一个人物,要想被人记住,除了神态和语言之外,还有很多途径。比如名号,对,就是一个简单的名号。西门吹雪、楚留香这样的名字,“黑旋风”、“智多星”、“灭绝师太”、“赤练仙子”这样的外号,都足以用最精炼的文字向我们传达了最直观的人物信息。有时候也可以在人物出场时单独设计一个小段子,聚光灯一打,突出效果也很明显。很多武侠小说家,比如古老、温瑞安就很喜欢这样处理,最新的网络小说《黑道风云二十年》也经常用一个小故事给一个人贴个醒目的标签,效果也相当不错。人物个性还可以通过人物行为来展现,比如粗豪的人通常会大开大阖甚至毛手毛脚,而小心谨慎的人则必三思而后行,凡事有规有矩。再比如郭靖会初见黄蓉假扮的小叫花便倾囊相待,而杨康则会折了兔子的腿来骗母亲医治以瞒天过海。有时也可以赋予人物一些独特的爱好,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洪七公爱好美食,不仅因此而得“九指神丐”的名号,更因此而牵出一大段黄蓉美食骗功夫的奇趣情节,其他的例子也有不少,诸如《笑傲江湖》中有人萧瑟相和,有人痴迷琴棋书画,有人贪杯而搜集酒器,都给人留下独特印象。当然,通过心理描写也能刻画人物形象,《鹿鼎记》中韦小宝大量的内心独白为这个人物增色不少,如果单是内心独白的话其实和语言描写有些类似。此外,小说中人物的个性既可以是一成不变型的也可以是成长型的,比如周伯通从头到尾都是一副老顽童形象,而林平之则从一个豪侠单纯的富家公子慢慢变成隐忍阴毒的复仇恶魔,情节是性格的历史,而性格又会随情节而改变。

    人物技能的展现

    人物技能虽然也是表象的东西,但不光影响情节发展,有时也会是人物形象的一个独特标志。在很多武侠小说中,往往每个人的独门功夫就是这个人的名片,比如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又比如“没羽箭”张清、“浪里白条”张顺、“小李广”花容……至于金庸小说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欧阳锋是“西毒”,慕容复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还有各种巧立名目的诸般武功,比如黯然掌、独孤九剑、打狗棒法、左右互搏等等,每一套武功背后往往都带出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几段趣味盎然的故事情节。忽略了这些特色,只是简单的谁一剑砍来,谁一拳打去,这种文字又有谁会记住呢?

    人物际遇的安排

    有时候单单一段离奇的人物际遇,也足以让读者对这个人物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作者并没有赋予他多少令人一目了然的独特个性,也没赋予什么特殊外貌,却安排了非常独特的身世,他的父亲位列正派中的武当派,而母亲则身属邪教中的天鹰帮,师祖是武林泰斗张三丰,义父却是拥有屠龙宝刀、人人痛恨又人人窥伺的谢逊,各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一段又一段阴差阳错的人物际遇,足以让读者的视线再难离开这个神奇命运的主角。

    “先声夺人”

    这个其实是指在人物出场前,先通过大量侧面烘托,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又勾起读者的好奇感。比如《笑傲江湖》中男主角令狐冲的出场,通过恒山派小尼姑仪琳的叙述,让我们在目睹令狐冲其人之前,先在脑海中生成一个有勇有谋、豪侠仗义却又有些轻狂不羁的华山派大弟子形象。这个所谓“先声夺人”,其实就是先舆论造势,利用第三方的讲述,侧面树立人物形象。

    “绿叶衬花”

    我们总是希望笔下的人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实最主要就是要突出他/她个性的地方。这种个性的,或者叫独特的东西,有时候需要通过其他人物的衬托,来重点突出此人物。比如《红楼梦》中很经典的一场戏,林妹妹进贾府,书里用借黛玉之眼观足了贾府这等名门大宅的森严气派,突然一阵笑声传来,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札?”正是通过这种反差强烈的对比,让初一出场的重要人物王熙凤释放出强大气场。这种对比反衬,也很自然地符合了她在贾府中的独特地位和其人的个性,当然不是时下网络小说中那些动不动漫天释放的王者之气所能比拟的。

    错位搭配

    所谓“错位搭配”,其实是利用对读者一些惯性思维的颠覆,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比如《笑傲江湖》中先是通过大量的烘托描述,让人先对东方不败产生一个无论武功还是身份都高高在上的一个强势男人这样一个印象,等这个人物初次登场时,居然是一个不阴不阳的、对杨莲亭百依百顺的人妖,让读者大呼意外的同时自然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个人物形象。而圣姑任盈盈则先被令狐冲当做善解人意的年迈婆婆,当读者也随着一起对这个“婆婆”心生敬意的时候,峰回路转,圣姑居然是个妙龄少女,身份与形象的巨大反差也同样很好地起到了加深印象的效果。前面所例举的语言、神态等描写其实也可以用来进行错位搭配,比如卡西莫多这样恶魔相貌、天使心肠人物,不过这对于作者的笔力往往有更高的要求。

    以上种种,俱是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段,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往往会收到很好效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立体的,但最终一定要是合理的。完全虚拟抽象出来的人物往往是虚假而空洞的,我们完全可以从身边、从接触过的影视文学作品中提炼出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先构思好重要人物的个性设定,然后顺其自然地让他/她说、让他/她动,让情节成为性格的历史,让你笔下的人物成为留在读者脑海中的永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