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绿金帝国

首页

设置

  • 关灯

第四十一章 都市新主张

    “小天,你看我们可不可以把我们学校的这个农业实践在城市里推广。”吃饭的时候,周祥问。

    “可以呀,我这两天也在想这个问题,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现在还没想去挣钱的途径。”刑润天说。

    “去网上查一下。”刘凯说。

    “查过了,现在有‘都市农业’这个提法。一般都是城里人自发的行为,三五成群到农村包几分地,一分地几百块钱租金。这个收入远高于普通耕作的收入,农民也愿意出租土地。像我们学校这样在阳台做的,有一些人在自己家里也种一些,网上也有交流的贴子。很多人都喜欢,但真正做的人还在少数。”刑润天介绍了自己了解的情况。

    “我们可以卖给他们种子,肥料。”周祥一直以来对农业的兴趣都很大。

    “老大说的对,这块市场大有可为,现在就少一个好的鼓动者和组织者。”刑润天也一下打开了思路。

    然后,几个人一起对这个项目进行了分析。

    都市农业现在已经具备了推广的大环境,收入增加,追求生活品质的人越来越多。最近这两年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光,让更多人对绿色食品有了新思考;油价的高涨,菜价起伏不定;银发经济的到来,老年人闲的发闷;喧嚣的都市找一片宁静,为心灵止渴;休闲时光,锻炼身体。

    现在实践都市农业,在网上或者亲朋好友之间自发的形成了一定的组织。一年前,就有调查显示有超过三成的城里人想回归田园生活,重温乡土气息。

    现在的问题是缺乏专业公司的技术服务支持,比如一些种苗提供、肥料供给、技术指导等。

    “搞了半天,城里人都想做农民呀。”刘凯说。

    “现在想做农民,也不太容易,农村户口可不好拿。有了农村户口,也是白搭。农村好多新出生的娃娃,现在基本上都分不到地了。”刑润天说。

    “农民种地赚不到钱,城市人赚到钱种不了地。”周祥总结了一下这种怪现象。

    这些年,国家给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还有补贴。可这都挡不住成本的增加,一家几亩地,一年干到头,没有上班一个月挣的工资多。一个运气不好,碰上什么旱涝风暴的,还要倒贴钱。

    法律上规定不让抛荒,农民也有办法,三季稻改两季,少忙活一点;或者改种树,十年以后卖木头钱也比种地多一半的收入;或者“送(或租)”给别人种,新出台的新农业合作社,部分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高新技术农业利用大多提法都是高投入、高产出,容易忽略的还有高风险。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大多“支援”城市建设,留下的老弱很难担起“劳力”的重任。

    有一些年轻人在农村农业做出成绩、成功致富,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基本上都不会做农活。

    而都市里憋闷的人们,则向往田园的纯朴。一些人自发组织起来,更多人继续游离在钢筋水泥之中。

    “其实,也不只中国有这个问题。现在美国人在城市里都不种花了,改种菜了。这样看,都市农业应该是一个大的趋势,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是个朝阳产业。”刑润天这两天查了不少资料,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三个人一商量,决定对这个项目形成一个分析报告,提交团队讨论。

    晚上,办公室。

    “今天,我们议一议下一步绿金股份的投资项目,这个是周祥、刘凯和我一起对都市农业做的市场分析报告,大家看一下。”刑润天说。

    刑润天把分析报告发送到大家的电脑里,每个人都点开查看。

    报告把都市农业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的景观农业,主要指城市绿化、生态治理等;另一部分是室内农业,包括阳台农业、无土栽培等。

    景观农业,现在有很多人在做,竞争激烈,先放一边。

    室内农业,现在处于市场萌芽期,还是一片被遗忘的角落。已经有人开始注意这片处女地,在一些政府组织的高峰论坛上提起,但还没有真正的运营开发。

    没人做,一个是因为潜在市场正处于形成期;另一个是因为还没人能从这里面找到合适的盈利方式。

    刑润天他们正是要试水室内农业,推广城市生活新主张,把乡土的绿色气息带进城市。

    主要的利润点:

    一、在城市近郊建设示范园区,还可以出租部分土地;

    二、提供种子和生产物资;

    三、建设网站,提供信息服务;

    四、绿色农产品收入。

    室内农业的潜在客户:

    一、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母亲,绿色食品自助生产对这一群体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二、城市里的老年人,这部分人群有时间、没事做。室内农业既可以打发时间,疏解心情,还可以起来锻炼身体的效果;

    三、上班一族,通过加入绿色食品室内自种,一方面可以在紧张的都市竞争中找一片宁静,又可以增加和朋友同事间的话题,偶尔邀请同事一起分享自己的工作成果,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结婚的中年男女,两个人一起体验田园生活,一起播种、一起收获。重温曾经的温馨,加深对彼此的依恋;

    五、生活品质要求高的有钱人,对绿色自然有追求,超脱金钱束缚的群体。

    投资方面:

    一、示范园区包括:种植基地和有机肥料加工中心;

    二、网站要求:建一个种植产品数据库、在线客服、在线商城、视频教学、论坛、个人用户服务、支持第三方支付、支持论坛或博客转发;

    三、有机肥料加工中心,为用户提供小包装有机肥料。生产的有机肥料要做好充分处理,尽可能去除异味。

    四、取得绿色认证,向饭店、蔬菜水果超市供货;

    “需要投资多少钱?”薛鸥燕问。

    因为这个市场分析报告里面,对投资金额没有进行说明,薛鸥燕故有此问。

    “这个现在只是初步的方案,如果大家认可,我们再进行详细考察。”刑润天说。

    现在不差钱,关键是这个项目可不可行。

    “那种子问题怎么解决?”薛鸥燕继续问。

    “我们一部分可以通过学校联系,另外可以在网上进行采购。”刑润天进行说明。

    “在家做这个的都是自己采购,怎么让他们选择用我们的产品呢?”邓雪萍问。

    刑润天继续接招,说道:“这个问题问的好,他们自己采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市场上没有。自己采购有很多做不到的,比如:娃娃菜种子我们可以提供几十种选择,他们就很难做到;肥料,我们按照最合适的比例发酵加工好的,使用方便,没有臭气;技术服务、生产和食品加工用具,我们都可以提供。如果你想自己做,会不会选择绿金股份呢?”

    “这个应该是可行的,看看我们学校组织的种植实践就知道,我同意。“薛鸥燕说。

    “我没意见。”

    “我同意。”

    ……

    最后,大家集体通过了都市农夫计划,进入实质投资考查阶段。

    -------------------------------------------------------------------

    没想到编辑大大这么快给我进行了推荐,根据这一情况,主角的创业节奏也进行了调整。这一章算是一个交待,主角提前进入都市农业,主要是怕大家以为这本书离乡土很远。

    写这个真的很累,搞的真给写报告似的,希望大家看着不累吧。

    报告里也有硬伤,缺少数字证明,除了一个引用媒体的调查报告外,基本上都是社会性分析。

    还请大家不要太认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