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日军为了巩固华北占领区的治安,保证各交通运输线的安全,以更好的掠夺各类战略资源,满足太平洋战争的需要,由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亲自率领,集中13万兵力,对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大扫荡。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率第32师团、59师团一部,独立第6、7旅团共3万余人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清剿。日军第六旅团旅团长小村少将率5000余人进攻鲁南根据地,依靠优势兵力把根据地团团围住。为避敌锋芒,天霖决定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转移了老百姓以后,天霖和杨振远带一营和特种分队向西南方向转移。在小河村附近与日军遭遇,天霖带部队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日军集中炮火向我军阵地猛轰,炮弹爆炸后掀起的土层把不少战士埋在土里,有的当场牺牲。
日军成密集队形,向我军阵地猛扑过来。当进入我军火力射程之内以后,各种轻重武器一起开火,子弹如旋风般的席卷过去,日军很快就倒下一片。日军稍显慌乱,但很快又向我军阵地压了过来,子弹来往穿梭,不断有战士倒下,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日军联队长村上白彦大佐站在一座小山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形势。上一次在蜈蚣岭,他的部队损失惨重,大队长铃木中佐阵亡。为此,他受到了严厉的斥责。此次,他又遇到了他的老对手新二团。他决心一举消灭对手,一雪前耻。
看到对方在突然遭遇的情况下竟能迅速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战斗力十分的强悍。他不得不佩服它的指挥官。要知道,在同等的条件下作战,山东的很多都是一触即溃。日军勇猛的进攻,高效的战术在瞬间就可以压倒对手,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在看到对方人数并不太多时,他内心很快又膨胀起来,在自己的优势兵力面前,对方只是在困兽犹斗,寻机逃脱。必须迅速合围对方,彻底歼灭。因此,他命令第3、第4中队从两侧迂回包抄。
由于日军兵力占优,我军伤亡很大。虽然暂时阻止了日军的攻势,但靠临时的阵地,根本无法持久。因此,天霖在紧张的思考如何冲出去,而不是打这种处于劣势的消耗战。
“老杨,这样硬拼不是办法,我们很吃亏,必须要想个办法冲出去。”天霖忧虑的说。
“是啊,越早我们越主动。”杨振远看了看四周说道。
这时,通迅员报告,有部分日军正向我左右两翼运动。天霖知道,这是日军企图对我军形成合围。
此时必须当机立断,赶在敌人包围形成之前迅速突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天霖决定部队分两路突围,由天霖带一连和特种分队,杨振远带二连、三连从东南和西南突出包围。
天霖和杨振远紧紧握手,互道珍重。作为搭档,他们在战争的硝烟中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看着杨振远远去,天霖拔出枪,大声叫道:“大家和我一起冲出去。”
战士们如下山猛虎,呐喊着冲向敌人,日军则布置了严密的火力加以封锁,战士们纷纷倒下。
天霖抢过一挺机枪,亲自带队向敌人发起攻击,一番血战后,终于冲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正当部队准备继续撤退时,天霖却发出了相反的命令:向敌人发起进攻。
看着战士们不解的目光,天霖解释道:“我们再坚持一段时间,多吸引一些敌人,就能为政委减轻一些压力。”
日军没有想到我军会发动进攻,一时措手不及,纷纷向后溃退。我军占领了日军的部分阵地,随即转入防御。
在得到八路军部队居然敢发动反冲击的报告时,村上也感到不解。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他迅速调集部队向八路军部队围拢过来。
天霖叫过常亮:“去告诉大家,敌人进攻的时候打的要猛,退的要慢,要紧紧的吸引住敌人。咬住敌人就是胜利。”
我军不紧不慢,且战且退,日军在后尾随攻击。村上感到这支八路军部队战术十分奇怪,行踪似乎有些漂浮不定。要打吧,似乎追不上;要停吧,对方又过来纠缠。这大大激怒了他,命令部队紧追不舍,彻底歼灭。
大约持续了一小时左右,天霖估计杨振远已冲出包围,命令部队迅速撤退,彻底摆脱敌人。
正当村上打算消灭对方时,却得到报告,这支八路军部队已不见踪影。这让他十分恼怒,但又无可奈何。他隐约感到,如果不彻底消灭对方,日后将会成为他最强劲的对手。
摆脱敌人后,部队伤亡过半。一连伤亡50余人,特种分队伤亡12人,总共剩下不到一百人。一路上打打停停,到达了西边二十里地的大王庄。天霖决定在这里等待杨振远的到来。
大约一个多钟头以后,杨振远带人和天霖会合了。由于敌人的堵截,他们的伤亡也很大,只剩一百多人,其中,三连长朱长水牺牲。双方加在一起不到两百人。
由于部队较为疲惫,天霖决定让大家休整一下,待恢复体力后到天黑后再转移。
为预防日军可能的进攻,天霖和杨振远商议后,构筑起了一个简单的防御体系。这时,天霖发现,居然还有一门迫击炮。这是两个叫冯全和韩大保的战士轮流背来的。他俩体格健壮,膀大腰圆,显得十分憨厚。
“你们为什么要背着它,违反我的命令。”天霖问。
“我是想着炸了可惜,留着兴许有用。再说,咱不有的是力气。”冯全挠挠头,小声的说。
“行,下不为例。”天霖说。
由于只剩四发炮弹,天霖决定留着关键的时候再用。
半小时后,日军出现了。开头的两个日本兵猫着腰,小心翼翼的向前搜索。看着他们,天霖突然手痒了。
“把枪给我。”他对身边的战士说。
因为距离在150米开外,战士们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天霖笑了笑,上膛瞄准。“啪”随着一声枪响,在后的一名鬼子栽倒在地。前面的鬼子还没有反映过来,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当场毙命。
“真神了。”战士们连连称赞。
“这有什么,咱们团长曾一枪击毙了日军联队长山本大佐。”在一旁的常亮说。
“准备战斗。”天霖神情严肃。
日军第六旅团第25大队大队长土屋明次中佐奉命搜索前进,没想到在这里碰上八路,他一下子兴奋起来,命令部队把这个不大的村庄包围起来,他要全歼这伙八路。在他看来,消灭他们是轻而易举的事。
在炮火掩护下,日军开始大举进攻,顿时一片硝烟弥漫。战士们依托有利地形,沉着应战。特别是分散在各个要点的特种分队的队员们更是弹无虚发,不慌不忙的给鬼子点着名。他们暗地里较着劲,看谁干掉的鬼子最多。这下,鬼子可倒了霉了,不一会就在阵地前留下了四五十具尸体。
队长常亮在撂倒了几个鬼子以后觉得不过瘾,于是专挑机枪手和鬼子军官下手。当他接连干掉了两名鬼子机枪手以后,看到一名鬼子军官正张牙舞爪的指挥鬼子进攻,于是瞄准他扣动板机,子弹“嗖”的一声飞了出去。
这家伙倒挺机警,一低头,子弹擦着他的帽檐飞过。而同时,密集的子弹呼啸着飞了过来。常亮侧身闪过,伏在土墙下,射来的子弹打得灰尘直冒。
“得,你们慢慢打,老子先歇会。”常亮想。
过了一会,枪声似乎停了。“该老子了。”常亮迅速换了个位置,探出头去,看到那军官正向这边张望。“狗日的,大概以为老子挂了吧。老子这就送你上西天。”
那鬼子军官还没有反映过来,一颗子弹就钻入了他的头颅,仰面朝天的摔倒在地上。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我军打退了日军的数十次进攻,牢牢的守住了阵地。日军在我军阵地前伏尸累累,而我军也伤亡过半,剩下不到一百人。
土屋明次中佐见损失上百人仍无法攻破敌军阵地,不禁大怒,命令加强炮火攻击,并准备施放毒气。
日军在对华作战中,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在中国沈阳、太原、济南、南京、广州、汉口、宜昌等地建立了野战毒气厂。并设置了专门施放毒气的毒气联队、毒气大队,配属日军作战。此次作战,日军各单位均配属了规模不等的毒气战分队。日军使用的毒气弹采用不同颜色作为代号。窒息型毒气弹为蓝剂,糜烂性毒气弹为黄剂。刺激性毒气弹为红剂.催泪瓦斯弹为绿剂,神经性毒气弹为茶(棕)剂。此外,烟雾弹被称为白弹。此次日军施放的正是喷嚏性的二苯氰胂烟雾,属于窒息型毒气弹,可以迅速使无防护士兵丧失战斗力。
天霖正指挥部队作战,突然看到有一股黄色的烟雾向我军阵地飘了过来,紧接着感到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袭来。“是毒气。”天霖判断道。
他立即命令战士们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浸湿,掩住口鼻,以防止中毒。“没有水怎么办。”有战士问道。“你不会撒尿。”常亮笑骂道。
由于事出紧急,一排阵地来不及防备,全体中毒。日军趁机占领了一排阵地,自排长董明山以下20余人全部牺牲。天霖命令收缩阵地,集中固守村南的几个院落。
看到使用毒气奏效,土屋明次中佐命令加紧进攻。由于部分战士中毒昏迷,日军迅速站领了大半个村庄,但我军仍牢牢的守着几个院落,加上特种分队不断的射杀敌人,日军一时也不敢过分逼近。
这时天已黄昏,天霖向敌人阵地观察,看到在不远的一处土墙边,几个日军军官正在观察地形。天霖判断应该是日军的指挥官,他想应趁机干掉他们,打乱日军的指挥系统,再趁势冲出去。
他把想法对杨振远说了,得到了同意。天霖让人把迫击炮搬来,独眼老李熟练的操作着,瞄准、填发,炮弹准确的落在鬼子军官中间,把他们撕成了碎片。接着又延伸射击,摧毁了敌人的两个机枪阵地。
由于土屋明次中佐和赤川少佐被击毙,日军乱成一团。天霖带剩下的六七十人向西南方向冲去。
在经过一道土岗时,日军的机枪突然响了起来,冲在前面的杨振远和几个战士倒在了血泊中。
天霖眼睛急得冒火,连忙把杨振远扶到一道小沟内。杨振远脸色苍白,鲜血不断从胸口的伤口中流出,浸透了大半个身子。
“老杨。”天霖急忙握住杨振远的手,大声呼唤。此刻他心如刀绞,五内俱焚。
杨振远艰难的睁开双眼,嘴唇动了动,用力握住天霖的手。
“老杨,你会好的。”天霖说
“我自己的伤我知道,我不行了。你一定要把大家带出去。”杨振远艰难的说。说完头一歪,手一松,就此溘然长逝。大家都失声痛哭,天霖更是感到锥心的疼痛。
敌人的机枪仍在疯狂的扫射。“谁去把这王八蛋干掉。”天霖咬着牙说。
“我去”袁飞说道。
只见他轻盈的翻过几道土坎,避过敌人的火力,匍匐着接近敌人。却被敌人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
趁敌人火力的间隙,袁飞突然一跃而起,把集束手榴弹迅速扔向敌人,然后猛的滚在一边。
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机枪变成了哑巴。天霖带人迅速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此时,副团长小山东带领二营向西北方的廖家营一线突围,经过激战以后,来到了三十里外的小羊村。这时,只剩下一半兵力约200人左右。
熟悉地形的小山东决定避开敌人防守严密的重要路段,通过小路绕行。一路比较顺利,很快就来到了老鸦河附近,却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了激烈的枪声。
“是不是我军部队在和敌人交火。”小山东想。于是命令部队加速前进。
走了没多远,突然看到前边跑来一个穿灰布军装的人,脚步显得跌跌撞撞,似乎受了伤。小山东命令队伍分散趴下,自己带了两名战士迎了上去。
走到近前,发现是一名我军战士,胸口中弹,鲜血直往外冒,地下已拖了一条血线。两名战士连忙上前扶住他,他脸色惨白,身子一歪,嘴里吃力的叫道:“快、快……。”
通过询问,知道他是军分区的一名参谋,也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鲁南军分区机关在突围时被日军打散。司令员带部分人员在走到老鸦河附近时,不幸与日军搜索部队相遇,被日军围困在河边的一个小山坡上,无法脱身。司令员带的三十多人中大部分是文职人员,只有一个警卫班。而日军约有百余人,形势危急。司令员派他带两名战士前往求援,两名战士为掩护他不幸牺牲,而他也身中两弹,全靠一股毅力支撑着。
小山东命令立即进行抢救,自己亲自带人赶往救援。
这时,司令员伏在山坡上,手拿一支步枪,一动不动的注视着前方的日军。在被围后,他立即构筑了一个简单有效的环形防御阵型。在日军发动进攻时,他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对日军进行精确射击。很快有十多名日军被击毙,枪法精准的他射杀了三名日军。日军进攻受挫,被迫撤退。但警卫班也伤亡过半,他明白自己坚持不了多久,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唯一遗憾的,就是不能把这些文职人员带出去。他们都是自愿参军的知识青年,其中还有两名姑娘。
为此,他命令给每个文职人员都发了一颗手榴弹,而大家也都清楚自己已身处险境,随时可能牺牲。都暗暗下定决心,绝不做日军的俘虏。看到年轻稚气但神色坚毅的姑娘,他感到心如刀绞。处在花季的她们本该享受幸福,却要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不由得从内心厌恶这场战争。
而在河边指挥战斗的日军指挥官佐藤大尉则兴奋异常,在包围这支小部队的时候他并未在意。很快他发现,这支部队能参战的人员不多。而参加反击的人员战斗力却异常强悍,枪法精准,防御阵型也很有章法。优势的日军居然未占任何便宜。由此他判断这应该是八路军的一个高级指挥机关。
这时部下建议用迫击炮轰击对方,遭到了他的训斥。他要困住并消耗对方,争取能大部俘获。这样,他的功劳将会比别人大得多。但他却不知道,正是他的这一决策给了对方喘息之机。事后令他后悔不已。
日军一改猛攻之势,而是以战术动作慢慢靠近。司令员知道,敌人采取消耗战术,而己方的弹药也快要耗尽。最后的时刻可能就要到了。
很快,在丢下七八具尸体后,我军能参战的只剩下了三四人,日军渐渐逼近。
突然,侧后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日军开始向后溃退,远处有一支人马正向自己冲来。
司令员精神大振,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冲啊。”
很快,在我军的突击下,日军不支,被迫向后撤退。小山东在山坡下看到了司令员,连忙敬礼:“报告司令员,新二团副团长李忠良奉命前来报到。”
“你们再来往点,我这一百多斤就扔在这儿了。我这是大难不死啊。”司令员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被救的人们都非常激动,两位姑娘更是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几天后,在一处开满鲜花的山坡下,天霖和大家含泪埋葬了杨振远。天霖呆呆的站在那儿,任凭泪水流下脸颊,久久不愿离开。长期的相处已使他们结下了身后的情谊,杨振远的宽容、勤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牺牲,使天霖一时难以接受。
此次突围,新二团伤亡达三分之二,政委杨振远,一营营长程志、三营营长沈飞以下七十余名干部牺牲。特种分队也只剩下12人。各营人数加在一起不到500人,重武器几乎全部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