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复习、笔试、面试、健康查体、政审……
嘉良一路过关斩将,考取了全县第一名。根据择优录取、优先录取的原则,嘉良被安排到县委办公室做秘书。
嘉良到县委办公室做秘书的消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象十二级的台风,立刻席卷了整个上岭乡。报道的那天,家中都是来送行的人,诸葛前、汪品堂(嘉良考上公务员的第二天,党委就公布汪品堂取代了嘉良的职务并增添了张维方和李艳两人)张维方、李艳都来了,张辉也从沂安专程赶了过来,齐三太和他老婆、张副书记和其他几个副书记、副乡长,各部门负责人都来了,孙乡长因为到市里学习没赶来,但专门让齐三太捎来祝福的话。欢送仪式由一向和嘉良家没有任何来往的村支部书记高树强主持,高树强忙里忙外的,比自己亲儿子考上公务员还兴奋,卖力得招待在座的每一位领导。
嘉良一家人都洋溢在喜悦之中。许实诚老汉眉梢已经乐开了花,逢人就说:“祖上积的阴德啊!哈哈,哈哈哈,祖上积的阴德!”
许大妈在人群中来回地发着喜糖、瓜子。哥哥、嫂子、姐姐、姐夫随着爹娘一起招待客人。最幸福的应该是沈青,她在心底为自己暗暗庆幸,庆幸自己拣到了一块了埋藏在地下的金子,当初丁姨给她介绍嘉良的时候,姑姑曾经竭力的反对,小姐妹也都笑话她找了个穷教书的,现在看来,幸亏自己当时坚持,她不由得为自己当初的明智之举而庆幸。
高树林虽然没有亲自到场,但也托人送来了一份贺礼。许实诚怕嘉良不收,没告诉嘉良,自己私自收了下来。他知道,以后在村子里还是要麻烦这位能人的。同时,高树林的弟弟是人事局局长,儿子到了县委说不定哪天就要用上人家,他也在努力的想着如何能巴结上高家。既然人家看得起他们许家,送来了贺礼,自己必须收下,不管以前发生什么的误会,现在,都不能在意。
本来说好是齐三太把嘉良送到县委报道的,但嘉良不想过于张扬,他拒绝了齐三太的好意,坚持自己去县委,看到嘉良态度坚决的样子,齐三太道:“也好,以后到县委,关键还得靠自己,现在,是你独立闯天下的时候,我们当长辈的也就不勉强你了。”又说了一些勉励的话,把嘉良捎到上岭车站和老婆就离开了,沈青虽然非常想陪嘉良一起去古岩,但见嘉良没有邀请自己的意思,也就不情愿的和齐三太他们一起走了。
来到古岩,嘉良并没有急着去报道,而是先来到二中,他想把自己到县委办公室的休息先告诉静心。
在二中门口,他遇到了周克强。
周克强尴尬地和他打了个招呼,向外走去,走出老远,又追了上来,问嘉良:“你,你是来找静心的吧。”
“是啊。”嘉良答道,他也知道周克强在追静心,虽然现在自己已经订婚,但他还是很不友善的盯了周克强一眼。
看见嘉良盯着自己,周克强恐慌地把脸转到一边,嘴中含糊不清地说道:“静心,静心去沂安了。”
“静心去沂安做什么?”嘉良问道。
“学习,学习两个星期。”周克强继续含糊不清地说着。
听说静心不在,嘉良非常失望。但他转念一想,自己以后永远在古岩,有的是机会,于是和周克强告别后,迈开大步向县委赶去。
新落成的古岩县县委座落在人民路与解放路交叉口,位于朝阳新区中心地段。大门正中央镶嵌着庄严、肃穆的国徽,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大门两侧分别挂着中国鲁南省古岩县县委委员会和中国鲁南省古岩县人民政府的牌子。大门两旁各有四位着灰色警服的门卫犹如北国的窜天杨一样笔直地耸立在那里。
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座人造喷泉,喷洒出无数条奇形怪状的水柱,在阳光的照耀下绚丽夺目。喷泉两侧是停车场,各式各样的轿车象一排排等待国家领导人检阅的仪仗队那样笔直地排成几列纵队。
正对着大门的就是古岩县县委办公大楼。古岩县县委办公大楼是一座高十八层,气势磅礴的立体型建筑群体。整个建筑都用白色和橙黄色的瓷砖镶起来,看上去典雅别致。大楼的顶端有三个城堡式的装饰,显得别具一格。正门的上方镶嵌着“为人民服务”五个镏金大字。字正上方城堡式装饰上插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随风飘展。
走进大门,跨过停车区,沿着中心路,拾级而上,跨越十八个台阶,就来到一楼门厅,门厅两旁半环型路面象两只美丽的翅膀,一直延伸到中心路上。车顺着环行路面可以一直开到一楼大厅。
这座楼,老百姓私下里都叫“腐败楼”,在人均收入不足二千元的古岩县,为了建造这座楼却赤资六千余万人民币。这座楼的前半身是县财政局建造的办公大楼,大楼还没竣工,前财政局长祁锦翔就被请进了监狱,检察院从其家中搜出现金、存折和各类物品,总价值人民币八千五百余万元。因此,这座楼也中途被迫停建。古岩县好几个干部都牵扯进去。但不知道为什么,正在古岩县人们举手称快,翘首以待检察机关更大动作时,案件却随着祁锦翔和部分官员的落马而画上一个本来不该圆满的句号。
站在门厅中央的许嘉良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前几天还是在破烂不堪上岭中学做着山珍海味认不全的孩子王,现在却是在金碧辉煌的人间仙境,成了人见人敬的县委办公室的秘书。身份、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心理也跟着在发生着变化。
嘉良在大厅里观察了好半天,才转身向大楼里走去。
或许是因为考第一名的原因,也许是他来之前齐三太已经做了通融,报道之后,嘉良被直接安排到秘书一科。
县委办公室秘书科一共三个科,秘书三科除了正副科长,其余人员全部是勤杂人员,一般刚进来的工作人员都要先到三科磨练一阵子才能荣升至一科。二科的都是小车司机,他们都是领导的红人。一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秘书,负责整个县委文件的收发、各类文件的起草、各类文书档案的归类整理等工作。并且,一科也是后备干部培养的摇篮,古岩县很多干部都是秘书出身,并且都在一科待过。所以,在古岩县委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想当官先当秘书,做秘书就去一科”,嘉良因为自己能分到一科而感到非常的欣慰。
嘉良在大学学的是中文,在学校教的又是语文,再加上文采华丽,文章写的好,所以,科长安排他专门负责古岩县的通讯报道。负责通讯报道的一共两人,另一个叫老周。老周比他大十几岁,瘦高个,戴一副白框眼镜。在嘉良之前,老周是县上唯一的通讯干事。
老周初次见面,给人的印象非常谨慎,表面上不多言语,但开口一谈吐,好象学问很大,涵养很深。高加林很快就喜欢上了他,称他周老师。老周在办公室干了十几年了,周围的同事都有到下边挂职乡党委书记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老周还只是个通讯干事。老周虽然没任命什么官,但嘉良还是把他当作领导对待。他们的办公室正对着五楼的楼梯口,同办公室还有六位同事,都是最近刚来的,有的是考公务员考来的,也有的是从别的单位借调过来的。
工作之余,嘉良总是到二中门口转,他不方便去找静心,但希望能在学校门口遇到静心,顺便向静心解释一下自己离开她的原因,但是两个月过去,他也没遇到静心。
这天,嘉良正在办公室里赶稿子,老周拿着份文件兴冲冲的赶了进来,说:“小许啊,市里有通知下来,让新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到市委党校学习。刚才我遇见科长了,他让你去明天去市委党校报道。”
嘉良答应了一声,说:“谢谢你了,周老师。”说完,继续赶起稿子来。
上午报道完,下午就是开学仪式,开学仪式一结束,第一天的议程也就结束了,同宿舍的学员都出去找酒场了。嘉良没有熟悉的学员,只好一个人躲在宿舍了看书。看了一会感觉特别的无聊,就出来沿着大街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走到一个交叉口,他忽然想起好朋友张辉的公司就在附近,于是,他转身向张辉的公司走去。
这两年,张辉凭借敏锐的目光和独特的洞察力,果断的借了十几万,又从银行贷款三十多万在沂西三路开了家旧货交易中心,狠赚了一把。向嘉良借钱时,嘉良因为手头没有,但最好的朋友已经开口了,他感觉很不好意思,所以就给他做了担保,从银行贷出了十万元人民币。取钱的时候,张辉特别的感激,向嘉良承诺说:“以后,只要有困难尽管来找我。”
现在到了沂安,虽说没有困难,但找老朋友聊聊也不赖。
张辉正在店里招徕顾客,一转脸,嘉良正似笑非笑地盯着他。他高兴得连忙窜过来,一把纂住嘉良的手,问道:“哪阵风把你这个贵人给吹来了。”
嘉良笑着说:“还贵人呢?这不,有仙则名,是你的仙居吸引的我。”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一个漂亮的女孩从门外走来,张辉叫住了女孩,对女孩说:“娴子,快过来见过我最好的朋友,他就是我经常跟你说的许嘉良。”
那个叫娴子的女孩走过来,大方和嘉良握着手。
嘉良冲张辉挤挤眼睛,打趣道:“是弟妹吧。”
张辉捅了嘉良一下,愉快地说道:“就算是吧。”说完,转过脸对娴子说:“我与嘉良出去一下,你看好店。”
两人来到离店不远的一家小酒楼,要了几个小菜和有一啤酒,边喝啤酒边聊天。或许是受到情绪的感染,两个人喝的都很尽兴。
第三天上午,市政府分管人事的副市长做报告,市电视台也要来做采访,所以,很早学员就都赶到了会议室。
先陪着副市长进来的是党校校长和市政府的其他几位工作人员。紧接着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最后进来的是电视台的女记者。当女记者一踏进会议室的门,全场一下子引起了轰动。
进来的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年轻女人,长发披肩,白衣飘飘,有一种让人震撼的美。她习惯性的甩了一下头,这动作让嘉良惊呆了。
嘉良做梦也没想到,进来的竟然是管琳。好在会场中的人很多,嘉良能看见管琳,管琳却看不见嘉良。
嘉良已经两年多没有管琳的音讯了,他对管琳已经完全失去了奢求。但管琳的突然出现,他还是万分的激动,激动之中隐藏着煎熬。这是爱的煎熬。煎熬中又伴随着无限的失落……
苍痕书院会员发布